日期:2009.08.18 19:30-21:00
地點:我家
進度:第五章耶穌基督的身份
帶領者:冠賢

本章共分三節:17.設定場景、18.基督論的架構、19.教義的難題。在17節中,作者首先指出基督二性所要強調的是基督二性「聯合」於一位格,因此「
如果祂做出神聖行動,祂就是以一個真正的人來實行的」。 接著作者強調真正的耶穌既是由舊約所塑造,為新約作者透過其眼光而詮釋,但同時又成為其追隨者解釋經卷的鑰匙。而新約對耶穌的親眼見證包含兩類,即神聖行動與人類事業的交織陳述,以及片斷式的信經式認信。在18節中,作者首先強調信仰傳統(即大公教會傳統)對信仰之塑造乃是其釋經的前設,其次他說明討論異端對於神學研究的必要性。接著他指出前五世紀的基督論異端經常是基於二元論前設(即神聖與人性為對立領域),以及深受希臘哲學中之「上帝是非情性(impassible)」之影響。在前五世紀的基督論異端中,其動機通常是為了維護特定教義(但不一定是正確地維護),而選擇犧牲基督論教義中的部分主張,所導致造成的。

在19節教義的難題中,作者指出啟蒙運動處理基督論和三一論,乃是回到二元論。而現代的「基督虛己觀」其實乃是逃避神人聯合於一位格的挑戰,結果是將基督矮化為無能的神明,而非「行動中的上帝」作者引用區利羅(Cyril of Alexandria)和富希士(P. T. Forsyth),強調獨一位格中的雙重位格性行動。作者也認為信義宗的屬性相通(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attributes)其實並不恰當,因為「性」(nature)乃是指耶穌之所是及行動的方式,而非事物,因此在此所要討論的是「行動相通」而非「屬性相通」。

根據本篇標題:[噓Gunton],因此本次讀書會帶領人的確扎實地把Gunton給噓了。首先,Gunton對於信義宗屬性相通的定義為「如果上帝和人真的聯合於基督的位格,那麼必定是神聖的特徵與人的特徵互相分有,任何我們歸之於其中的一『性』必定也歸之於另一性」。然而按照信義宗對於屬性相通的定義,則是「兩性聯合於一位格內,任一性的本質並未成為另一性本質的屬性,而是歸於基督的位格」 。顯然Gunton並未正確地陳述及理解信義宗的屬性相通,而逕行批評。事實上,信義宗對於屬性相通的解釋,是包含三部分,而Gunton事實上是截斷地取用一部份,又再加上不夠嚴謹地陳述與理解,因此給他個「噓」一點也不為過。此外,關於改革宗對於基督身體必須固定在一處的理解,事實上也有嚴重的問題,因為這就正是Gunton所批評之現代虛己論的古典版:「將聖子的神性存有予以剝奪」。其實,信義宗所肯定之聖餐中的真實臨在(Real Presence in Lord's Supper)乃是「耶穌基督真實臨在」,而非「只有」基督的身體臨在。因此,正如David P. Scaer所指出的,行動聯合乃是屬性聯合的結果,兩者不可割裂。

最後,我們也針對討論「基督神人二性的張力,在你(或所屬信仰群體)的信仰中有何意義?」加以討論。當然,大家(除了帶領人)基本上已經被前五世紀的基督論異端、迦克墩信經和屬性相通,搞得不支倒地。所以,也沒有太多的分享,不過的確我們都承認在信仰表述的實際中,我們很難避免類似聶斯多流主義的傾向,而這也正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。

雖然今天真的很像是濃縮版的基督論講座,但是至少好好噓了Gunton一頓,也算是不虛此行。能夠把大師噓一頓,實在是很過癮的事,這證明了即使是大師還是會犯錯。但是,基本上我還是很尊敬也肯定Gunton的神學進路和貢獻,不過該噓的還是要噓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信義宗小學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