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學期有相當多的校外課程,因此也總是以大眾運輸工具代步。車行之間,不外乎閱讀和隨想。
今天南下台中授課,去程讀的是By the Renewing of Your Minds,其中最大的收穫,大概是更加肯定我朝創造論進行神學探索的方向。闔上書本,想的卻是另一個問題:「這些年來,我到底缺少了甚麼?」
當然,所缺少的不計其數,然而最關鍵的,莫過於「對話伙伴/對手」。在校園九年,其實絕大多數的時日是個戰鬥單兵,即便是在營會期間,也不見得會有「對話伙伴」。在學校團契帶領歷程中,配搭的學校老師幾乎都是處於進修階段,能夠利用課餘時間參與,已經是難能可貴,也不易有較多的互動。在信神進修期間,因著課程安排的緣故,我幾乎很難得和同屆同學一起修課,而經常是和前後屆的學長姐或學弟妹修課,而這也不易出現「對話伙伴」。
進入學院任職,開始適應授課生活的忙碌,也很難有機會去找到「對話伙伴」,再加上屬於同一領域部門的老師不多,這種對話關係的發展就更形不易。至於神學生,我想他們對我應該避之唯恐不及吧!
有點懷念在東海唸研究所時,和仁寬的那段對話情誼,雖然當時的許多想法和思維都相當不成熟,但是那段彼此淬礪、交鋒的對話過程,卻是無可替代的。不過,現在卻是覓之不易啊!
今天南下台中授課,去程讀的是By the Renewing of Your Minds,其中最大的收穫,大概是更加肯定我朝創造論進行神學探索的方向。闔上書本,想的卻是另一個問題:「這些年來,我到底缺少了甚麼?」
當然,所缺少的不計其數,然而最關鍵的,莫過於「對話伙伴/對手」。在校園九年,其實絕大多數的時日是個戰鬥單兵,即便是在營會期間,也不見得會有「對話伙伴」。在學校團契帶領歷程中,配搭的學校老師幾乎都是處於進修階段,能夠利用課餘時間參與,已經是難能可貴,也不易有較多的互動。在信神進修期間,因著課程安排的緣故,我幾乎很難得和同屆同學一起修課,而經常是和前後屆的學長姐或學弟妹修課,而這也不易出現「對話伙伴」。
進入學院任職,開始適應授課生活的忙碌,也很難有機會去找到「對話伙伴」,再加上屬於同一領域部門的老師不多,這種對話關係的發展就更形不易。至於神學生,我想他們對我應該避之唯恐不及吧!
有點懷念在東海唸研究所時,和仁寬的那段對話情誼,雖然當時的許多想法和思維都相當不成熟,但是那段彼此淬礪、交鋒的對話過程,卻是無可替代的。不過,現在卻是覓之不易啊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