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相較於路德張貼《九十五條論綱》的一五一七年,或是他在皇帝查理五世(CharlesV)及教廷代表面前,堅定聲稱:「這是我的立場,我不得不如此。願上帝幫助我,阿們。(Hier stehe ich. Ich kann nicht anders. Gott helfe mir. Amen.)」的一五二一年,距今正好五百年的一五二0年,並未獲得基督新教關愛的眼神。事實上,一五二0年在早期改革運動中可說是至為關鍵的一年。一方面,當時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,造成路德及其同僚與教廷間的裂痕愈形擴大,令改革運動已無回頭之可能。另一方面,路德在一五二0年所發表的多篇著作,不僅為改革運動提供整全的面貌,並且其中的論點與主張也為不同改革陣營所接納,並為後世基督新教所繼承。適逢五百週年,值得認識這被遺忘的一五二0年。

一五二0年最為關鍵的事件,莫過於教宗利奧十世(Leo X)於六月十五日頒佈名為《主起來吧》(Exsurge Domine) 諭令。在此諭令中,教宗譴責路德在不同著作中所提出之命題「是屬於異端,或是誹謗性,或是虛假的,或冒犯虔敬信徒的耳朵,或對思想單純的人來說是帶危險性的,又或對大公真理具顛覆性的[1],並要求路德必須於六十日內撤回其主張,否則將遭受絕罰(excommunication)。此諭令於三個月後送達路德手中,造成他情緒波動。同時教廷也派遣厄克和亞良德(Eck and Aleander)於德意志地區發行諭令,雖遭受各地區拖延或抵制,但仍舊完成公開發行,並在魯汶、科隆、萊比錫等地公開焚燒路德著作。十二月十日,亦即諭令送達威登堡滿六十日,威登堡大學神學系多位教授,以公開焚燒經院神學著作及教廷法典方式回應,而路德則公開焚燬教宗諭令,表明自己絕不撤回主張。六天之後,路德也發表《為何焚燒教宗及其門徒的書籍》[2]予以回敬。翌年元月三日,教宗發佈《羅馬宗座應該》詔書(Decet Romanum Pontificem)宣告對路德施以絕罰,至此改革陣營與教廷之間正式決裂。

而路德也在一五二0年先後發表多篇重要著作,其中為人熟知的莫過於《論善功》[3]、《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》[4]、《教會被擄於巴比倫》[5] 和《基督徒的自由》[6]等,而後三篇也被並列稱為「改革三大文獻」。此外,同年其他的著作包括:《於聖餐講章中某些條文的解釋》[7]、《十四項勸慰》[8]、《如何認罪之討論》[9]、《羅馬教宗權柄》[10]、《論新約,亦即神聖彌撒》[11]及《為何焚燒教宗及其門徒的書籍》等。而在這些著作中,可看見路德所關注三個議題,亦即有關聖禮之理解的改革,有關善功理解的改革,以及有關祭司職份理解的改革。

有關聖禮理解的改革,可分為兩部分:首先,路德延續他在一五一九年三篇聖禮講章[12]中的論點,並本於聖經強調聖禮的核心是基督的赦罪應許[13],反對中世紀神學將彌撒(即聖餐禮)視為獻祭與善功[14]。並且他也指出唯獨信徒藉以領受聖餐應許的信心,使基督徒都為祭司,「藉著與聖餐相連的信心,在基督裡並透過基督將自己、需要、禱告、讚美和感恩獻上[15]。其次,在《教會被擄於巴比倫》中,他依據聖經檢視中世紀教會的七項聖禮[16],指出唯有耶穌基督所設立,表明赦罪福音應許,並具有外在記號的洗禮和聖餐禮才為聖禮。自此之後,改革陣營對於聖禮的認定大致底定,即便後來改革陣營中對於聖禮的理解仍有所分歧。而有關善功理解的改革,路德主要是反對中世紀所主張之「由愛所形塑的信心」(fides caritate formata)。在《論善功》中,首先他根據中世紀教會所熟稔之問答要素:十誡,申明唯獨上帝的誡命方為善功之判準,並指出信靠基督,領受上帝在基督裡悅納我們的恩典,乃是成全第一誡所表明之首要善功。[17]其次,他也本於第一誡及其所表明之信心,對其他誡命加以詮釋,提出以信心為本的善功觀。此外,路德不僅釐清信心與行為間之關係,並且也肯定憑信心而行之日常生活與各種職業,同樣是服事上帝的表現。這也使長期備受忽視的俗世身份與生活,獲得合宜的地位與肯定。最後,有關祭司職分的理解,在《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》中,路德反對將祭司職分限定於專指神職體系,而是回歸聖經,強調信徒皆祭司的真理。[18]同時,他也強調信徒解釋聖經、參與教會改革之必要性,而這也為聖經翻譯與研讀和信徒普遍能參與教會事奉奠定基礎。

綜觀上述介紹,我們可發現路德於一五二0年著述中所提出之多項主張,不僅是為後世基督新教所承襲,並且這些主張之間也彼此緊密關連,相互支持。而他所提出的這些主張,也都和四個唯獨:唯獨聖經、唯獨恩典、唯獨信心和唯獨基督,息息相關,即使他未必直接陳述。值此五百週年的時刻,筆者誠懇地建議各位讀者,不妨把握機會翻閱上述提及的路德著作。不僅藉此機會更加瞭解路德所提出之改革主張,同時也對現今之相關實踐有所反思。

 

[1] Exsurge Domie, DH 1451-1492.引自《從衝突到共融:2017年信義宗—天主教共同紀念改革運動合一譯本》(香港:道聲,2017),27頁。

[2] Why the Books of the Pope and his Disciples Were Burned, in LW 31:383-395.

[3] Treatise on Good Works, in LW 44: 21-114;中譯參見《路德選集》(上)(李廣生編,新修訂版,香港:基督教文藝,2017年),頁51-130

[4] 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the German Nation Concerning the Reform of the Christian Estate, in LW 44: 123-217;中譯參見《路德選集》(上),頁185-256

[5] Babylonian Captivity of the Church, in LW 36: 3-126;中譯參見《路德選集》(上),頁263-358

[6] The Freedom of the Christian, in LW 31: 333-377;中譯參見《路德選集》(上),頁363-394

[7] Explanation of Some Articles in His Sermon on the Holy Sacrament, in WA 6: 78-83.

[8] Fourteen Consolations, in LW 42: 121-166.

[9] Discussion on How Confession Be Made, in LW 39: 23-47.

[10] The Papacy in Rome, Against the Most Celebrated Romanist in Leipzig, in LW 39: 49-104;中譯參見《路德選集》(上),頁135-179

[11] A Treatise on the New Testament, that is, the Holy Mass, in LW 35: 79-111.

[12] 分別為「論告解禮」(The Sacrament of Penance, in LW 35:9-27)、「論聖洗禮」(The Holy and Blessed Sacrament of Baptism, in LW 35:29-43)和「論基督聖潔真體的崇高聖禮」(The Blessed Sacrament of the Holy and True Body of Christ, and the Brotherhood, in LW 35:49-73),中譯收錄於《九十五條—改革運動初期文獻六篇》(鄧肇明譯,香港:道聲,2004)。

[13] LW 35:82-86.

[14] LW 35:97-101.

[15] LW 35:102.

[16] 即洗禮、堅振禮、告解禮、聖餐禮、婚禮、授職禮和臨終抹油禮。

[17] 《路德選集》(上),頁54

[18] 《路德選集》(上),頁188-19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信義宗小學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