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院聖誕假前夕,抽空去看了這部備受高度討論、號稱極度燒腦,以及我兒阿諒(謎之聲:你的心得影片是何時要生出來啊?)大力推薦的電影「天能」(TENET)。

IMG_20201221_115742.jpg IMG_20201222_073318.jpg

其實我已經在YouTube中,看過超粒方的彩蛋和說明,再加上阿諒些微爆雷的解釋,所以天能中最核心的元素「單一時間軸中的順行與逆行」,大致上在影片開始前已經有粗略的印象。但即使如此,這部片對我這個半百大叔而言,還是相當燒腦。尤其是回程去停車場開車時,看到對向開過來的車,還會遲疑:「到底他是順向還是逆向?」

關於劇情就略過(超粒方稱之為導演諾蘭(Christopher Edward Nolan)所擅長的「非線性敘事」,不過對曾為理科人的我而言,這個「非線性」實在是個太籠統又無所不包的形容詞。總之,就是很難描述劇情。如果有興趣或想回顧劇情,請看【XXY】燒腦解藥!12分鐘動畫圖解《天能》的故事時間線!以下只分享一些我印象深刻且還有記憶的內容,畢竟腦袋的記憶體衰退。首先,是男主角(對,男主角從頭到尾名字都沒出現)的人物設定。東野圭吾在「惡意」這部作品中,也透過兇手使用看似不經意描述,但實則是他對受害人的人物設定方式來誤導警方(同時也是東野圭吾用來「誤導」讀者),而在天能一開場的歌劇院恐怖攻擊事件中,其實很明顯地展現男主角的人物設定:「關注並盡力保存無辜者的生命」。當然這和男主角的啟始身份設定:CIA情報員,個人認為這實在是由裡到外的矛盾,尤其是他一路以來的「判斷或決定」(這也是本片中另一個很值得斟酌的用詞),幾乎是「義務論」多過於「效益論」,這實在是和印象中情報員「使命必達,不擇手段」大相逕庭。
其次,是兩句片中的經典台詞:「發生的就是發生了」和「無知是一項優勢」。前一句是另一位主角Neil經常提醒男主角的話,而後一句則是孟買軍火商Priya對男主角所說的。這兩句話,大概是探討本片是否主張「宿命論」(determinism,或稱「決定論」或「命定主義」)不可或缺的要素。其實,片中也曾經出現過男主角對於這一切是否為「宿命」(fate)的質疑。關於這點,我在看電影前(是的,在看電影前幾天)曾經和阿諒討論這點,他認為這句「發生的就是發生了」有著宿命論的含意,當時我則是持保留態度,一方面還沒看過電影,另一方面,就是以當時有限的二手理解來說,這句話比較像是要描述順行和逆行事件在時間軸同步發生時的關係。而看過電影之後,我還是保持這個觀點,不認為這句「發生的就是發生了」表示本片主張宿命論,而另一句「無知是一項優勢」,似乎也表達對宿命論的抗拒(當然也可以解讀成「這是為本片所主張的宿命論鋪墊」)。如果搭配「發生的就是發生了」一起服用的話,或許可以表達為「還沒發生的就是沒發生」,而面對沒發生的未知(unknown),無知(ignorance)似乎是驅動其發生的關鍵要素,這可能也是Priya想暗示男主角的。
最後,是一句只出現過一次的台詞,就是男主角初次拜訪軍火商Priya,詢問有關逆熵子彈的來源時,Priya所說的一句話:「我們能和未來的人溝通,mail,信用卡,寫紙條,任何能留下訊息的方式都可以。但問題是未來人會回應嗎?」「但問題是未來人會回應嗎?」這個質疑(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是質疑),暗示劇中反派薩托(Sator)年輕時在故鄉挖出演算機元件和一份文件,而促使他「發生所發生的」。亦即未來人對於先前世代所留下的「訊息」(世界的殘破)所採取的回應,就是以逆行方式留下演算機和文件。但另一方面,人自己也可能是即將發生的未來人,人自己曾經留下的訊息,也可能是在自己在時間軸中持續實現時,透過反省而加以回應。
身為一枚相當不熟悉第八藝術(再次證實我年過半百)的無聊大叔,這大概是我勉強可以向兒子交差的觀影心得。當然,男主角「義務論」的人物設定和是否具宿命論色彩之間的關係,也是可以繼續討論。不過,這大概需要買DVD回家仔細研究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信義宗小學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