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Jun 11 Sat 2016 07:46
但願是神博最後一程
- Jun 10 Fri 2016 13:44
成了學生,成了老師;成為老師,成為學生
- Jun 01 Wed 2016 08:48
致2016信神畢業生
各位親愛的畢業生:
- May 15 Sun 2016 05:23
2016神學營之後
- Apr 16 Sat 2016 08:22
[禮儀]購置首件祭披
隨著對於禮儀更多的學習、參與、體會,以及服事和教學的需要,因此月初上網下單訂購首件祭披(chasuble),而且也迅速地寄達台灣。但因為些許波折,幾度聯繫物流業者,總算順利取得。以下就是絕對不專業的開袋文。
![]() |
雙層塑膠包裝,非常普通,完全看不出裡頭是件祭披。(廢話) |
- Apr 04 Mon 2016 10:24
進堂禮的隨想
昨天崇拜後南下屏東參加兩位教師的聯合按牧禮拜。這次的高鐵閱讀是Samuel Wells的Liturgy Comes to Life。讀到Procession(進堂禮)的部分,他說:"The two most significant forms of companionship are to share a meal and to share a journey. Worship begins with one and ends with the other." (即崇拜開始於進堂,結束於聖餐。)在我僅有的進堂禮經驗中,這段話再次提醒我當時的感動:在十架為首的行列中行進,深刻經歷自己乃是跟隨十架基督前行。不只是服事如此,而是關乎整個人生。不過,我又不是單獨行進,而是與其他同伴一起。
- Mar 29 Tue 2016 14:25
2016預苦期的「操練」
- Mar 26 Sat 2016 09:02
始於聖週六:我的(可能)禮儀啟蒙
以下這篇「被遺忘的禮拜六」(原發表於2005年3月25日),極可能是個人第一篇關於教會年的省思記錄,甚至我願意稱之為個人的禮儀啟蒙。現在完全不記得當時為何會寫下這篇,從日期推測的話,這是剛修完神碩的「路德神學研討Ia」,剛開始「路德神學研討Ib」的時刻,可能的寫作原因應該是和當時剛(相對)深入地研讀路德十架神學有關吧!尤其是在路德神學研討Ia中,詳細地研讀了海德堡論辯(以及Gerhard Forde的On Being a Theologian of the Cross)以及路德早期的多篇靈修著作,而這些研讀後的反省可能就在對於聖週六的省思中呈現,也就構成了(可能的)禮儀啟蒙。但是說來慚愧,這十一年來,我對聖週六的體悟還是沒能更加深化,彷彿這篇已經將我的極限道盡,以致於無論是在課堂(系統神學、教會年與靈修或崇拜學)論及聖週六之時,幾乎只能一再重複這些內容。因此,我也只能再貼一回,卻無從多說些什麼。
- Mar 26 Sat 2016 07:55
預苦期第五主日講章(丙年)
舊約:賽43:16-21
福音:約12:1-8
- Mar 23 Wed 2016 09:53
「經常」一同用餐
- Mar 18 Fri 2016 08:55
其實我是殭屍派禮儀
自從開始教授崇拜學之後,因為「教然後知困」,所以也就嘗試藉由閱讀經典,期望為自己的教學和禮儀實踐帶來更新與突破。而Romano Guardini的這本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就成了首發。
- Mar 12 Sat 2016 17:00
【紀錄】跑步距離累計1000 Km
今天終於達成跑步距離累計1000 Km的目標。
自從2013年8月開始使用Endomondo這個App紀錄個人運動狀況,一開始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運動,然後經歷幾次熱身不足導致膝蓋發炎,或疑似足底筋膜炎的狀況,總算從去年六月開始,建立起穩定的運動習慣,然後也持續地增加運動份量,從每次3 Km,到5 Km,然後8 Km,到目前每次至少10Km都輕鬆達成,實在是感恩。另外,同時開始注意控制飲食和喝足量開水,體重也回到比較恰當的狀態,也使得跑步時的膝蓋負荷減輕不少。
- Mar 08 Tue 2016 08:49
生日後隨想
從小家中就沒有慶生的習慣,一直到高一參加教會,才碰上人生頭一次慶生。不過,「慶生」對我而言仍舊是adiaphora(非關要緊之瑣事),連帶地我也不太容易記得別人的生日,除非是交情匪淺而特意記得的。
自從開始參與學生工作以後,這個不太記得別人生日的狀況,一直是服事的小障礙,畢竟生日祝賀也是重要的關懷,所以我只好用行事曆來幫助提醒自己,以免有所遺漏。(p.s.有了google calendar之後就更方便了,直接設定週期,就不必年年更新)而進入社群網站時代,生日提醒(自己、噗友或臉友的)也無形中成為另一番壓力,因此就關閉自己的生日資訊。而今年更索性關閉朋友的留言功能,以防不慎被洗版。XDD
- Feb 26 Fri 2016 09:11
僵硬派禮儀
最近和胤安從一本比較LBW(Lutheran Book of Worship)和BCP(Book of Common Prayer)的小書聊起,接著依照慣例地開始發散,然後又收斂回到關於禮儀的討論。其中他很中肯地告訴我,我的禮儀展演非常「僵硬」,當下的感受是「終於有人明白我內心的掙扎(淚)」。
雖然學院的聖餐崇拜禮儀已經算是熟練,不過熟練仍然可以是「僵硬」的熟練。最近在Anscar J. Chupungco的Liturgies of the Future: The Process and Methods of Inculturation中讀到這段文字:
- Dec 31 Thu 2015 12:41
英文閱讀記錄(-2015)
2015年
Baker, Robert C. Lutheran Spirituality: Life as God's Child. St. Louis, MO: CPH, 2010. (11.10完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