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以為我要介紹李安學長(沒錯,他真的是我高中學長)的大作—「推手」的話,那就錯了(其實這部片子我也只看過部分片段而已)。我只是借用片名,來表達對某些重要人物的感謝之意。因為在不同階段中,上帝藉著他們將我推向博士進修之路。當然,如果不是上帝的選召與差遣,打死我也不想步上這條路,不過,即使有上帝的差遣,這條未知的路還是令人感到惶恐。因此,上帝所用的他們,就以不同的方式推動我步向這條不歸路,當然他們也都曾經走過這條路。
目前分類:心情隨筆 (386)
- Apr 23 Thu 2009 13:55
推手
- Apr 19 Sun 2009 23:07
[測驗]信義宗小學徒之歷史蒐密
測驗名稱:信義宗小學徒之歷史蒐密(點選即可進入)
- Apr 16 Thu 2009 14:51
從學生那裡看到的測驗
這是從學生那裡看到的測驗,不過不是用來測自己,而是給各位親朋好友測試,對我的認識。
- Apr 13 Mon 2009 22:49
責無旁貸的使命—華語之路德問答研
下禮拜二是本學期我所負責的早崇拜分享,原本打算把六月要發表的「藉信而立:路德問答中的人觀」初步成果當作內容,但事與願違,因為現在只有非常粗糙的想法,所以就此作罷。不過,早崇拜分享迫在眉睫,總是要生出點東西來。因此,決定以「淺談路德問答與研究展望」為主題分享。
- Apr 12 Sun 2009 21:31
一個做了也不太可能改變的測驗
- Apr 09 Thu 2009 14:21
紀念潘霍華
- Mar 29 Sun 2009 23:38
規避中的閱讀
自從決定搭乘高鐵對號座前往台中授課,也就意味著可以利用這短暫的24分鐘「孤獨地」閱讀。閱讀,可以有很多種選擇,不過目的通常只有一種:「規避壓力」。在家規避壓力的閱讀,選擇通常不多,如果不是張大春,就是漫畫。至少當初在撰寫神碩論文時,張大春的「城邦暴力團」是誌謝中的遺珠。而這學期以來,則是勝鹿北星的「危險調查員」。然而無論是城邦暴力團中的「我」,或是「危險調查員」的奇頓,都是我藉以遁逃的想像。至於行車間的閱讀,就得加上「有效利用」這個藉口了。
- Mar 05 Thu 2009 21:44
再會了!普牧師!
今天是神碩密集課程的最後一天,也是本屆神碩課程的結束。
由於神碩將延後一年開課,換句話說,下次再見到普牧師,將近是一年多以後了。
- Mar 04 Wed 2009 23:03
Sola Gratia
- Mar 03 Tue 2009 00:10
這要說ㄎㄎ,還是說囧?
偶然在朋友的blog中看到的,在回答一大串問題之後,得到以下的結果:
- Feb 28 Sat 2009 22:13
Anfechtung的三月
再過不到兩個小時,就是2009年的三月,而這正是我焦慮的開始。…
首先,距離我計畫完成香港信神博士班申請的期限—四月,就只剩下一個月了,但是體檢還沒作,護照也還沒辦,3000字的就學動機和研究計畫也沒消息,然後原本預計要改寫的文章也沒動靜(這個我確定放棄,改用已被刊登的文章)。總之,整個博士班申請預備都在延宕之中,而我就剩下這一個月可以進行了。
- Feb 20 Fri 2009 15:05
2009.02.19與普牧師餐敘
昨天(02/19),我們家邀請普牧師用餐,地點在竹北的愛蜜奇義大利坊。
普牧師上週五回到學院,上完三週的神碩密集課程後,就要返回德國,而下次他再回到學院,將是2011年3月時。所以這次的餐敘,顯得意義重大。
- Feb 13 Fri 2009 22:41
期初面談
這學期的系統神學,我安排了期初的個別面談。
安排期初面談的用意不外乎兩個,首先,開學第一週若是直接進入課程進度,勢必學生寒假就得開工,對這些正在畢業研究報告初稿苦海的學生而言,這不啻是個重擔。為了避免背負惡名,還是放他們一馬好了。
- Feb 04 Wed 2009 22:12
2009.02.04台北行
今天去了趟「台北」。嚴格地說,是路過「台北市」,前往聖約翰科技大學,去大靈班探視朋友。
距離上次去聖約翰科技大學,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,如果沒記錯的話,那時候還叫「新埔技術學院」(當然更早的記憶是「新埔工專」)。今天因為不趕時間,所以就搭乘三重客運到台北市,然後轉搭捷運到淡水,再搭公車到聖約翰科技大學。一路上忽陰忽雨,還好抵達聖約翰時,只是陰陰的,相當符合印象中冬天的「新埔」。XD
- Jan 12 Mon 2009 22:01
譯畢之後
去年10月初接獲普愛民牧師(Dr. Armin Buchholz)的越洋來電,我意外獲得了一個翻譯的機會。(見意外的翻譯機會)這份翻譯工作在這三個月龜速內進行,終於在今天完成譯稿初版(如果用軟體工程的術語來說,頂多只能算是Beta版,或測試版),然後也已經mail給作者了。
話說,這三個月內的龜速進行,其實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出在我身上。去年第四季(Oct.-Dec.)出乎意外的忙碌,除了原有的教學以外,意外的講道服事也不少,連帶也就影響了時間的分配。再加上一開始面對的待譯內容,都和路德的生平背景有關,翻查相關資料,就讓我一個頭兩個大。當然普牧師的英文也是另一個門檻,我猜大概和他是德國人有關吧!他的英文句子通常很少少於兩行,而且是關係子句裡面還有關係子句,對我這個翻譯新手而言,實在是一個頭兩個大。另外,也因為普牧師先寄給我部分的初稿,所以我也就暫時先擱著,打算等到完整的稿件收到後,再來全力開工。
- Jan 06 Tue 2009 22:38
信神之校園之友聚餐日
今天是每學期一次的信神之校園之友聚餐日。原本這個聚餐通常是在學期間舉行,但是這學期實在忙到爆,所以只好一路順延到寒假。
聚餐成員有目前正在台北獨立牧會的淑女,目前是道碩三的育倫,在圖書館工作的姵樺,和預備要「荼毒」育倫的我。下學期即將是這個聚餐活動的最後一次,除非又有校園行政同工考上信神。當然等育倫畢業之後,這個聚餐將會正名為「信神之友之校園之友聚餐」。
- Dec 30 Tue 2008 20:49
做為牧羊犬的神學新手
身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神學人,我想牧羊犬遠比牧羊人更適合做為我的形象。因此,I am an amateur theologian as a sheepdog.
通常牧羊人要有全面性的觀照與視野,而牧羊犬則是負責示警,也協助驅趕羊群,當然最要緊的就是必須服從牧羊人的指揮,任勞任怨。因為需要「示警」,所以必須儆醒、眼光銳利、當機立斷;因為要執行「驅趕」,所以會需要鐵腕,當然也就不討喜。身為一個新手神學人,我實在不敢自認具有牧者全面性的觀照與視野,不過示警的工作倒是和我的領域—教義神學,十分類似。2000年間的教義發展歷程,經常必須面對著教會中的信仰危機,無論是明顯的或潛藏的。歷代的神學家比起我來,絕對夠格被稱為牧羊人,而跟隨其後,蹣跚而行的我,還是以牧羊犬自居比較合宜。不過,身為牧羊犬也需要有「犬羊合一」的自覺,也就是說,除了肯定自己身為牧羊犬的職責之外,也不能遺忘自己也是羊,需要牧羊人的牧養與關顧。換句話說,我「同時是牧羊犬也是羊」。
- Dec 28 Sun 2008 21:42
2008/12/28主日講道與出遊
今天(2008/12/28),就年曆而言,是2008年最後一個主日,就教會年而言,是聖誕期第一主日。今天我是在中華信義會得勝堂證道,巧的是去年(2007年)的最後一個主日(同樣是聖誕期第一主日),我也同樣是在得勝堂證道。不知道明年最後一個主日會不會也是如此?
今天宣講的經文是教會經課的經文:賽61:10-62:3和路2:22-40,講題是「為萬民所預備的嬰孩基督」。這次的講章預備,讓我對這兩段經文有一些新的收穫,包括路加敘述約瑟和馬利亞帶耶穌到聖殿獻祭的部分,以及賽61:10-62:3和西面與女先知亞拿的對照。今天還有一件大事,就是崇哲、惠雯和曉恩一家人來新竹,不僅上午在得勝堂參加崇拜,中午我們也一起到九穹湖出遊。
- Dec 18 Thu 2008 23:48
面談中的插曲
本週開始進行期末面談,對我而言,這些面談不只是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況,聽取他們的建議,其實也是對自己本學期教學的自我評估。不過,今天面談中也出現一段有趣的插曲。
有位同學問我,將來會再開「路德大小問答」這門課嗎?我的回答是「不確定」,一方面下學期學校會開信義宗信條學,理論上大小問答應該就包含在當中(但是我也必須承認,除非授課進度夠快,不然光是奧斯堡信條、司馬加登信條和協同式,都不見得能教完),除非未來真的有需要,才會再開。當然我也解釋了以前信義宗信條學的授課進度,來不及教大小問答,只能以期末報告的方式來涵蓋,一如我在路德神學的進度中,也沒辦法涵蓋路德的Catechical Writings,所以就透過期末報告的方式,讓同學研讀Ten Sermons on Catechism。不過,這位同學倒是表達了一件事,就是「原來老師你以前沒上過大小問答」。